一位好导师关于研究生培养的思考和总结

和本科生教育不同,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系统性、创新性、以及独立性。难点在于每个学生的性格与背景都不尽相同,无法用统一的模式来培养。导师对研究生顺利成长至关重要,在各个发展阶段都要掌握好一个平衡。培养学生,没有捷径。科研系统性,树木要想正常生长,需要地下一个庞大的根系系统来支撑,科研也如此。

我们的知识架构包含多个层面,最主要的一层是方法论,也就是指导自己如何学习的能力,下面一层才是各种专业的知识。如果把知识体系比喻成一棵树,我们所需的知识就包括树根、树干、树叶、花、枝头水果等等。作为一个画家,首先要把握整体的轮廓,在这基础上,就可以自由随意地画画树叶,描描树干,突然又转向枝头的水果,然后又发现叶子画得不够仔细,于是把叶脉也画得栩栩如生。在这个过程中,画家看似自由随意挥墨,可是一会儿,就如变戏法般,一棵大树跃然纸上。初中开始学习写散文,老师只给了一个原则“形散而神不散”,说的也是这个道理,只要把握好方向,看似自由的行文,其实都在围绕一个主题在思考。做科研与读文献就要达到这样的效果。最初会发现文献浩如烟海,或者沿着一个方向一直读下去,无穷无尽,忘记了自己的初衷。所以,在读文献前,一定要确定自己的目的,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?把这个原则铭记于心,这样就会在适时的时候回归到主题,而不至于在一个细小的叶脉上花费太多时间,而忘记了要完成一棵树的创作。人的精力有限,不可能样样精通。在各自的科研体系中,自己是核心,让其他人围绕着我们旋转。比如,地球有月亮旋转,太阳有行星围绕。一个研究生也要有这样的思维,学会与别人分享与合作,弥补自己知识体系的不足,这样科研效率才会高。科研创新性。 创新的含义是增量以及与众不同。无论学的知识再多,没有增量,就等同于没有科研。

我的一个博士后在写基金时,方法很创新。最后很不自信地说:“老师,我们将来的结果没有其他数据可对比,怎样才能说服别人?”。

我回答说:“能否逆向思维,正是因为创新,走的是别人没走的路。逆向思考一下,我们的数据将来就是别人对比的基础。我们开创了一种新方法,如果成功,则后续会有大量的工作要做,别人也可能跟进。单一的数据确实无法让别人完全信服,还需要数据的重复性,数据是否具有全球统一性等等。但是目前首先要考虑的是:原理是否正确?方法流程是否正确?推理是否正确?所以基金题目应该是《.. 方法的可行性研究》”
学生又问:“这样的题目很可能无法通过评审。万一不通过,那不就白忙活了么。”
我回答:“有句名言,人每天应该向死而生,才能感受今天的快乐。做事也一样,有着能承担失败的勇气,才能真正做好事情。目前基金资助僧多粥少,大部分人的努力是没有即时回报的,这是常态。但是要坚信,创新的思维一定能感染人,要敢于把自己的思想抛出和评审人碰撞,最后肯定会有火花。”

学生之所以不自信,其根源还在于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不扎实,迈向未知世界,多走一步就会有点胆怯。可见创新之难。从学习型到科研创新型,刚来的研究生有一个适应期。有些学生早期的表现过于热情,分配的任务没日没夜地做,想尽快出结果。其实这是一种浮躁的表现。科研需要的是持续的创新能力,靠劳动密集型的方式做科研,效率并不高,迟早也会失去科研兴趣,得不偿失。

做实验需要用心,做得太快,就失去了思考的余地。在实验前,最好有一个初始模型,在试验过程中,要实时关注实验结果,及时调整思路,并根据目前的实验结果,思考下一步的补充实验。与学生讨论数据时,经常会得到这样的回答‘老师,数据不怎么理想’。这种情况下,一般会得到我的谆谆教导 ---- 炮轰一小时。自然界,因果关系是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一。有特殊现象必有其形成的原因。如果样品采集与数据测量都没问题,在数据质量保障的情况下,就没有‘理想’和‘不理想’的概念。所谓数据理想,就是和自己的预期模型相符。所谓不理想,就是大大超出自己的预期,暂时没有新理论和模型来解释。用理想与不理想来区分数据,是思维懒惰的表现。如果有新的思路能解释目前的数据,那这些所谓‘不理想’数据则是不可多得的瑰宝。

数据解释是考验学生和科研人员知识功底和研究思路的标杆。同样的数据,能够看出新意的属于高手。导师的作用很大程度是引导学生用全新的思维来看待问题。只有好想法与一般想法之分,没有‘理想’与‘不理想’数据的判别。佛说:

“就差那么一点点”。

1. 科研独立性

做科研如养孩子。自己带孩子的时候,该什么时候给他喂饭,该什么时候给他换尿布,他出门衣服是否够,等等这些问题,父母很自然地会全想到,因为是出自内心地想要照顾他。

做科研也要达到这样的境界。做科研不是给导师或者其他人做科研,科研属于自己。孩子必须自己亲自带,科研必须自己亲身力行。导师作用犹如专家,当孩子生病的时候,导师就是医生,帮忙诊断与医治。当孩子调皮捣蛋管不了的时候,导师就是心理医师,帮助调理其行为。但是绝无可能让导师当全职保姆,替代自己去照顾孩子,这样长大的孩子很难成熟。做科研如同谈恋爱。在人海中,与自己的心仪之人见面。一见钟情之后,接下来很自然地想要深入了解这个人的脾气秉性、思想深度、社交圈子、家庭背景等等与之相关的任何东西。

做科研亦如此,在众多的研究题目中,找到一个喜欢的科研题目之后,肯定要进一步了解与这个题目相关的任何科研背景,包括文献搜寻、该领域的热点、该领域的顶级科学家与团队动态、国内相关研究单位等等。如果一个研究生几年之后都不知道自己领域的动态,肯定不合格。谈恋爱、养孩子这些是天性,几乎无师自通。做科研有也要有这种天性,也就是独立自主的天性,不要过于依赖导师。比起以前的学术环境,现在学生面对的学术平台与资源要高很多,具体表现在实验室更加成建制,仪器和实验手段更为丰富,导师的科研经费更充足,团队的国际视野比以前更高。应该说在高起点上,学生的发展应该更好。这个问题就犹如富二代的问题,其发展往往还真和预期差距甚远。最大的问题在于学生可能变成“啃老族”。体现在两个方面。首先,面对良好的实验室,学生变成一个实用主义者,只要仪器有人管,能用就行,不再关心仪器的原理,不会最基本的维修,更加不会关心实验室的发展规划。其次,每当学生有问题,则倾向于询问导师,轻易获得解决方案,自己没有深入思考。这样啃实验室和导师的老,学生可能看似也可以发文章,但是缺乏独立性,发展前景并不乐观

2. 科研深度

有一对夫妇非常相爱,但是不小心得罪了死神。死神要求这对夫妇猜拳,输的一方必须赴死。于是这对夫妇商量好一起出拳。一会儿,妻子抱着丈夫哭着说:“你为什么要出布”。这时,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:

  • 分享于 · 2017.08.15 20:33 · 阅读 · 2105

[版权声明] :本文系网友分享,仅以非商业性的交流和科研为目的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( friends@stuch.cn )联系!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。转载授权码:确权中,请原作者尽快与我们取得联系,阅读原文(请登录)..

0 条评论

请先 登录 后评论
猜猜我是谁
实习小编 -官方账号

6
提问
38
回答
63
文章
注册推广